最及时、最全面的高考新闻资讯、备考资料、志愿填报等高考服务,只为助你成功高考!
初三的孩子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很大程度上需要家长循循善诱的引导。中考就好似一场战斗,孩子是唯一的战士,在孩子冲锋陷阵前家长必须做好参谋,把握好方向才能利于不败之地。家长如何才能够在中考前夕真正的做到协助孩子复习冲刺,这需要家长拿出自己的智慧。这里,小编给出一些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~
孩子的精力有限,一忙于各科学习很多其他咨询就忽视了,家长们要多看报纸和电视,多关注、了解最新的中考形势,并向有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咨询中考政策信息。
在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,许多学校都会举办招生咨询会,家长要留意参加,会上可以搜集一些学校相关资料,实地了解高中学校的情况,并分析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报考。
此外,孩子学习时间紧张,没有太多时间看课外读物,家长平时读书看报时,还可帮孩子搜集作文素材。
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,学习能力也有差异,差距是难免的。这时候家长自己不能先急躁,过度关注考试分数,而要多花精力帮孩子分析还有哪些提升空间,冷静面对孩子的每次考试,无论成绩高低都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,并对下一步的升学目标有个清醒的认识。
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,既要有总体计划,又要有各个阶段的小计划。计划要切合孩子的实际情况,不能过高,也不能过低,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调整。
在孩子开始出现焦躁情绪时,要旁敲侧击的提示孩子先找出薄弱科目,再一一攻破。要对孩子的薄弱学科做到心中有数,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,共同想办法帮孩子补上。
家长晚上要尽量早回家,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,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家长可以提醒孩子养成限时练习的习惯,监督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。如果孩子平时就把练习当作考试,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,有利于中考时正常发挥。
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巩固,家长要不断督促、检查。家长要监督孩子不要边玩边做作业或边吃东西边做作业,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,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;平时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作业是否能按时完成,老师讲过的试卷是否能及时订正并整理错题。
此外,每过一个阶段,家长最好抽时间和孩子一起总结、梳理所学知识,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。
面对紧张的初三生活,家长的紧张有时不亚于孩子。相关心理专家提醒,家长不必过于焦虑紧张,要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。
到了初三,孩子的学习任务重、压力大,情绪也常常有所波动。作为家长,一定要学会和孩子沟通,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。青春期的敏感决定了这一年是孩子和家长最容易产生矛盾的时期,处理不当,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习
初三阶段,家长要学会当好孩子的心理老师。在紧张的初三生活中,家长和孩子都容易急躁,家长一定要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。
与孩子沟通时,家长的态度要温和真诚,千万不要居高临下,用责备、质问的语气跟孩子说话,更不能采取打骂的粗暴方式,那样只能使矛盾激化,既解决不了问题,又加深了彼此的隔阂。
但是在一些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性问题上,家长不要过分包办,要听取孩子的想法,给孩子提建议,不要以生硬的方式代替孩子做决定。
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、学习忙碌紧张的现实,相关教师认为,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坚持锻炼身体。
面对初三紧张的学习,不少家长认为初三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,不舍得让孩子多花时间锻炼身体。
据了解,教育部、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自1984年起,组织了4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。结果表明,20多年来我国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增加不少,但爆发力、力量、肺活量、耐力等体能素质指标呈连续下降趋势。学习是一件长期战役,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,动不动就因为生病而缺席课堂,或者精力不充足,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。
升入初三后,孩子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,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。可能因为一两次考试失利而失去信心,也可能和同学相处时出现问题,这个年纪的孩子,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差。这时,家长要冷静分析、正确引导。不妨提前去学习一些心理调节方法,让自己成为半个心理老师。
初三的学习很紧张,家长要给孩子准备好营养丰富的食物,但要注意健康搭配。有的家长一听营养丰富马上想到大鱼大肉,其实,营养丰富关键在于食物的均衡搭配。您还要注意提醒孩子参加体育锻炼,既能强身健体,又能调节心情,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,还能为中考体育作准备。
在孩子全力复习准备中考时,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搜集一些报考信息,包括各校中招咨询会时间、提前招生情况、填报志愿技巧等。这样能减轻孩子的负担,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复习备考当中。